您现在的位置:环保在线>过滤设备>资讯列表>公用治水丨中山市中心城区智慧排水平台:打造治水攻坚的“智慧大脑”

公用治水丨中山市中心城区智慧排水平台:打造治水攻坚的“智慧大脑”

2025年02月18日 08:33:06 人气: 4372 来源: 中山公用
  随着城市水环境治理的深入推进,中山公用下属中山公用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建设的中山市中心城区智慧排水平台(以下简称“智慧排水平台”)作为治水工程的核心支撑,不仅在技术层面实现创新突破,更在实战中展现出显著成效。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模式,智慧排水平台为中山市水污染治理与城市内涝防治提供了“智慧大脑”,助力城市从“治水”迈向“智水”的跨越式发展。
 
  数字基座:
 
  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治水新范式
 
  作为中山市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部分,智慧排水平台是搭建“智慧水务”平台底层架构的重要基石,更是巩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成果、健全排水管理长效机制的关键手段,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实施意见提供了有力支撑。
 
  技术架构:
 
  构建“1+3+N”智慧治水体系
 
  智慧排水平台构建了具有中山特色的智慧排水“1+3+N”总体框架。即1个区域运营监控中心,3个平台(物联网平台、数据平台、应用支撑平台)、N个业务应用模块,实现了排水业务感知、运维、调度及决策支持的一体化全程智能管控。
 
  攻坚实录:
 
  2024年关键数据背后的硬核突破
 
  经过不懈努力,2024年智慧排水平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感知层建设累计完成499套感知设备安装调试,覆盖水位、流量、水质等关键监测点,实现排水管网、泵站、河道等设施的全时全域数据采集。泵闸站自控改造完成57个泵闸站自动化改造,通过远程控制模块实现“无人值守”,显著降低人工成本并提升响应速度。平台层/应用层累计上线22个系统模块,涵盖智慧管理、运维、调度、服务四大场景,构建起“一张图”式的综合指挥调度体系。
 
  这些扎实的建设工作,让智慧排水平台在实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024年,累计助力防汛工作47次,精准调度应急响应人员15085人次,合理部署抢险车辆2707车次,应急处置效率提高50%,大大提升了城市的防汛能力。
 
  场景赋能:
 
  从“被动抢险”到“主动智防”
 
  一是实时监测与预警。通过部署液位计、流量计等感知设备,平台可实时监测排水管网水位、河道流量及泵站运行状态。一旦数据超限,系统立即触发预警,并通过短信、平台弹窗等方式通知防汛人员,为抢险争取黄金时间。
 
  二是精准定位与快速响应。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物联网技术,平台可精准定位积水点。抢险人员通过移动终端实时接收指令,快速抵达现场处置。
 
  三是智能调度与远程控制。平台整合泵闸站远程控制功能,根据实时水位数据自动生成调度方案。
 
  四是防汛“现场直播”与协同联动。智慧排水平台通过接入中山市城市大脑,实现抢险现场“可视化”指挥。指挥中心可通过共享视频监控资源实时查看积水情况、人员分布及车辆动态。
 
  湾区标杆:
 
  治水“中山模式”的辐射效应
 
  2024年,智慧排水平台被评选为中山市“数据要素×”优秀案例,并斩获“香山工匠杯”数字化转型应用成果大赛铜奖。全年接受大湾区及全国多个城市的调研考察59场,为同类治水项目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山经验”。
 
  中山市中心城区智慧排水平台以科技之力破解治水难题,不仅提升了城市防汛能力,更推动了水环境治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质变。这座“没有围墙的治水实验室”,正以创新实践书写着“绿美中山”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供稿 | 排水公司
 
  二审 | 李先晶
 
  三审 | 王   磊
 
  原标题:公用治水 ㉑ | 中山市中心城区智慧排水平台:打造治水攻坚的“智慧大脑”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