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昌平区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27.1微克/立方米,为历史最优。四项主要污染物显著下降,连续五年稳定达标。全年累计优良天数296天,同比增加31天,优良天数比率为83.1%。全区7个国市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且达到或优于I类的优良水体比例首次达到100%,创历史新优。
空气质量创历史最优
政策引领,狠抓结构减排昌平区积极推进新能源化,出台昌平区非道路移动机械补贴政策,制定《昌平区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2024年工作任务清单》。截至2024年,累计更新新能源出租车146辆、新能源货车99辆,新增新能源旅游客车80辆,引领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加速。
提级创绿,推动工程减排
实施夏季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攻坚行动,深挖减排潜力,推动7家企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完成5家企业“一厂一策”精细化治理,完成6家汽修企业绩效升级,累计“绿色”企业比率达到14.5%;加强重点企业VOCs排放监管,确保日常降本底,污染降峰值。
精细治理,推动管理减排
巩固扬尘百日攻坚成效,实施扬尘攻坚专项方案建立闭环补扫治理工作机制,抓好“四尘共治”,对差等级道路、重点场站开展专项督导检查,抓好动态“消劣”靶向治污,精准应对污染过程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持续推进污染治理。强化预测预报,坚持早研判、早启动、早部署;强化精准应对,通过大数据评估,问题线索推送,强化执法监管,督促整改,推动措施落实。“削峰”作用明显,污染时长、污染峰值、污染级别较预测明显下降。
水环境质量创历史新优
2024年,全区7个国市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且达到或优于川类的优良水体比例首次达到100%,创历史新优;市级河长制断面水质均值达标率首次达到100%;无劣V水体,无黑臭水体反弹。
生物多样性调查取得初步成果
昌平生物“朋友圈”再扩大为进一步摸清昌平区生物多样性家底,给辖区生态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024年度在辖区开展了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通过实地调查与红外相机观测相结合的方式对生态系统、维管植物、苔藓植物、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鱼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藻类、大型真菌、昆虫12个类群以及外来入侵物种开展调查,阶段性记录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类型28种,鉴定物种1473种。
2024年度阶段性调查中,记录保护物种97种,包括国家重点保护物种23种、北京市重点保护物种74种、受威胁物种10种;发现全市新记录种,包括14个北京市新记录种,2个中国新记录种,2个新种,刷新全市相关类群历史名录。
2025年,昌平区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巩固上风上水的生态本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昌平。持续深化“一微克”行动,0:1微克精抓细抠,系统深挖减排潜力,解决好人民群众身边突出的大气环境问题,持续推动空气质量改善。
原标题:2024 昌平区“京”彩答卷
关键词:
VOCs治理,水生态环境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